受访:张俊贤教师(巴色会亚庇中文堂青少事工教牧)
采访、整理:又青
张俊贤教师提及,疫情服事挑战一箩箩——这是许多教会都不可避免的。
挑战一:在镜头后面更“勇敢”
线上或非接触的关怀,与真实面对面的关怀不同。尤其少年人,他们对这件事,更“勇敢”地表态,如:线上聚会不肯打开摄像头、不给予反应、结束后直接下线,就算导师要求打开摄像头,拍摄大合照也无动于衷。
挑战二:线上聚会一心多用
隔着荧幕聚会,一些参加者无法全程专心。张俊贤教师就遇过,线上主日崇拜或聚会时,有人一直低着头。他向少年人相熟的朋友打听,才知道他虽然在线上,却一心二用,拿着手机在玩游戏。
挑战三:缺乏同工关怀遇困难
教会缺乏同工也是挑战之一。举例而言,如果大部分团契少年人是女生,比较好的方式,是由女导师去关怀接触;但同工不足,使关怀工作受阻。
挑战四:发送讯息毫无回应
他也说:“虽然这段时间,有些少年人会主动致电或发讯息给我,但有些则比较头痛,导师的讯息,一去不返,没有回应,使尽浑身解数,结果还是让人沮丧。”
无论如何,疫情期间服事仍不可间断,祷告寻求神之际,突破创新、坚持到底不可少。张俊贤教师也提供几项建议,勉励大家:
✔ 关怀仍是首要任务
他认为,教会平时就要与会友建立好关系,互相关心,而非封城不能见面后才展开行动。关怀工作难做,但他认为这仍是首要任务——正因少了接触,更要关心。
✔ 不要固步自封
他勉励教会不要固步自封,应避免认为“疫情只是暂时,因此教会无需做太多改变”。他说:“教会若原地踏步,将难以前进。就算日后恢复了实体聚会,也未必能恢复从前的状态。”因此,他鼓励教会,不要害怕尝试,若有好的想法,却不实行,就永远没法做成。教会若能组织一个团队,脑力激荡、分工合作,就能做得更好。
✔ 从“小尝试”开始
他也提供意见,若大家愿意尝试,可以先从录制自己短短几分钟的信主见证开始,并分享给身边的人。“如今是自媒体时代,人人都可自由传播资讯,既然我们有时间发布面子书或Instagram帖子,倒不如花一点时间分享福音?
疫情或许会过去,但网络还不会,而且疫情后,大家更依赖并习惯上网。善用科技与媒体传播福音,教会未尝不可。
上一篇:
https://bridge.org.my/2021/03/newspring-01-03-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