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访/资料提供:郑百颂传道(全人关怀团队7979主任)
采访、整理:又青
情况一:身边有人确诊,我是近距离接触者,但一家大小住一起,我能如何自我隔离?
情况二:我确诊新冠肺炎了,是第一期无症状患者,隔离中心满了,评估中心让我回家隔离,但家有老幼,而且必须共用浴室,这岂不增加他们的感染风险?
尤其巴生谷,因隔离中心爆满,许多轻症冠病患者接受评估后,只能回家隔离。这让隔离者进退两难,特别是B40群体,居住环境狭小,一人一房,还要有浴室,几乎不可能。有一名确诊母亲因家里环境不许可,便如常在家走动,甚至为家人预备三餐,后来一家确诊。又有一名男士因同事确诊,卫生部要求他自我隔离,但这等于把病毒带给一家大小,让他很是焦虑为难……
这种因疫情而产生的无助,甚至绝望,堪比空气传播病毒的速度,把人笼罩在无以名状的恐慌里。7979全人关怀团队陆续接到求助电话,而他们也即时设立了一间隔离屋,由原本的同工宿舍打造而成。然而,这仍不够,能接待的人数十分有限。于是,7979召集众教会领袖、伙伴单位,呼吁大家伸出援手,腾出空间,一同在社区设立隔离屋。这计划目的是阻断家庭及社区感染链,减轻医疗体系的负担。
郑百颂传道说:“许多教堂现在无法使用,包括课室、客房等,教会就可以改造这些地方接待隔离者;有的会友也有一些空置产业,可以鼓励他们免租借出。一旦隔离期满(10-14天),隔离者就可以回家,全面消毒、空置一周后,又可以接待下一人。”
各州确诊数据或上升,提前做好应对策略
根据《星洲日报》8月25日报道,儿科资深顾问阿玛星医生说,大巴生河流域(Greater Klang Valley)冠病康复与死亡人数似乎下降,但有六个州属(沙巴、吉打、柔佛、霹雳、吉兰丹、槟城)的疫情却恶化——这意味着,全马各地仍要竭力对抗疫情,届时确诊者、近距离接触者都会增加,若隔离中心人满为患,社区隔离屋就能够发挥作用。
但7979特别提醒,这一切必须依照卫生部指示执行——若确诊了,病患仍需要依照程序向卫生部呈报,得到当局批准居家隔离,才可以申请入住社区隔离屋。
社区隔离屋接纳的情况包括:
情况一:与确诊者近距离接触,但家里情况不许可居家隔离者。
情况二:轻症确诊,CAC冠病评估中心要求居家隔离,但家里情况不许可居家隔离者。
郑百颂传道鼓励教会凭着各人信心程度,决定自设的隔离屋只接受情况一,或两者皆可。另外,所有隔离者必须严守居家隔离标准作业程序,不得随意出入。
设立社区隔离屋,哪些地点合适?
– 隔离屋可以是教堂、住家或商店(人口密集的组屋和公寓不适合)。
– 最理想的是已拥有基本设施,可以直接入住(如:水电供应、可住宿房间及浴室、通风)。
– 角头间或独立式产业。
– 业主愿意免租至少三个月,祝福此行动方案。
教会可以为隔离者提供哪些服务?
膳食供应:隔离屋最好在10公里范围内,不需跨州跨县也可以送餐和必需品。
心灵关顾:定时联系隔离者,慰问、代祷、关心。若面对情感及心理重担,可以安排教牧或辅导背景同工协助。
医疗保健:协助安排检验,包括邀请当地合格医生加入团队,提供医疗咨询服务。
消毒清理:确保隔离者离开后,全面消毒、清理垃圾、更换床单等工作。
有意设立隔离屋的教会,7979全人关怀团队可提供三方面支援,包括资源分享(如:财务津贴、物资分享)、培训(解说、培训资源、SOP建议等)以及方案规划与支援(如:指南、清单、表格、采购方式等)。
“多接纳一个人,就多保护了一个家庭。若隔离者入住后,检测结果转为阳性,也总好过在一家七八人口的住家里确诊,那样风险会高很多。因此,要阻断病毒扩散,就要从源头着手,提前行动。” 郑百颂传道说。
黄恩德牧师(全人关怀团队执行长)在众教会领袖聚集的“设立社区隔离屋”ZOOM会议上,深有感触地说,阿富汗人民仓皇逃离家园,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,谁会收留他们?这让人想起,一些人必须离家隔离,有谁又愿意为他们预备安全的地方,收留他们呢?“全人”期盼华人教会不缺席这场世纪灾难,一起以实际行动回应,展现基督舍己的爱,一份无法隔离的爱。
目前,已确定参与设立社区隔离屋计划的教会包括:哥文宁基督徒团契、关丹长老会荣恩堂、巴色会中文大会、野新福音堂、亚罗士打浸信会、马来西亚浸信会生命堂、西马圣公会永平堂。另外,莎亚南、关丹、亚庇、马六甲、亚罗士打、永平等地也已经设置好隔离屋,其他正在准备的地点包括:吉隆坡、大山脚、怡保、芙蓉等。
我刚做手术是要换髋骨手术。结果开刀时候里面发炎。现在不能换新的。我暂时在医院,我需要住的地方和看护。 因为我不能走路。你们能帮帮我吗? 我医院在Hukm
Ms.Chan
0166608944
您好,将会有人联系您。祝早日康复!
hi my friend father in law 中风,现在马大医院,儿子刚中了cOvid, who can help ? Thanks
MS WONG,您好,请您使用WhatsApp发信息到7979 care line : 010-7979 919 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