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访:童贵顺、陈存帆
采访/整理:吴兆慧
“巴生卫理公会原住民事工”创立初期,一名原住民牧师“提醒”事工团队:踏入这项事工,必须预备经历4件事——忘恩负义(ungratefulness)、失望(disappointment)、心痛(heartache)、流泪(tears)。
这13年来,他们都经历了。
事工创始人童贵顺说:“我们曾为这些原住民哭过好多次。有时候也想,我们付出这么多,给他们最好的,他们为何不珍惜?”
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,是一个服事了三年的原住民村。“我们曾用心教导他们、预备食物给他们吃,有次去到,他们却说‘jangan masuk lagi’(别再进来了)。我们感到心痛,也为此流了不少泪,只能向神倾诉。”
至今,他们仍不知为何遭拒。
即便如此,他们坚持做下去——“当生命经历了神,便会明白基督为我们牺牲,祂为我们流泪,甚至为我们死。事工再困难,我们都愿意为神走下去。”
爱神所爱
彭亨州柏道原住民事工除了巴生堂会友,也吸引来自不同教会的人参与,他们多数生活在市区,注重卫生整洁;但是,大部分原住民的卫生意识并不高。“当大家发自内心爱这些原住民,即使有的原住民小孩流着鼻涕、仪容不整,团员仍伸出双手拥抱他们。”
-1024x768.jpg)
在村里留宿过夜时,大家在又冷又硬的地板铺上睡袋,在各种“怪异”声响、蚊虫的伴随下入眠。翌日,大伙又坐长途车回到巴生。即便如此,每每结束后,大家都会热烈讨论——下次来,要为原住民做些什么?
“大家原本能在家看电视、休息,为何愿意到原住民村服事?愿意在简陋的厕所洗澡?愿意睡在冷冰冰的地板上?都是因为神的爱!”
最让童贵顺感动的是,有次聚会,共有93名原住民洗礼,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象!“这发生在我们进去第二年,那是以前的宣教团队所种下的种子,我们负责收割。”之后,许多原住民也陆续信主。
这13年来,他们的付出一点一滴地渗入原住民的生活——信仰、教育、习性……每个微乎其微的改变,都足以让他们欣慰。
-1024x576.jpg)
做神工作,神必供应
职场上,童贵顺是一名会计师,与太太合伙创办一间事务所。为了原住民事工,他常“公器私用”——到办公室策划、预备事工,一度引来太太不满。他笑称,太太老早就想退休,他却让太太再“撑一下”,因为需要一个工作空间,策划事工需要!
每次出发前,他早晨5时30分就到菜市场选购食材,7时许回到家分类、收拾。团员随后到他的住家外集合,再由他分配岗位、车辆;他们同心祷告,然后出发。

同感同感!我参与原住民学生的学习事工五年来,也是常常遇到文中所述的情况。
也许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差异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