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» 小活力 » 第454期:差点在海上掉了风度

第454期:差点在海上掉了风度

文:妈妈梅亚
图:君凌
    船艇在海上,绍远副手一早斜躺在甲板晒初升的太阳:“这早晨的太阳,不只有营养,暖和暖和还真是舒服。”
  梅亚揉着眼睛,没留意甲板上躺了人,差一点绊倒,“对不起,对不起,这几天没睡好,今天连路都走不好。”
  昨晚又追什么连续剧到10点了?绍远副手微笑着说。
 “这早晨的太阳,不只有营养,暖和暖和还真是舒服。”
  “昨晚没泡连续剧,但问问你,你有看那出新的电视剧吗?”梅亚道过歉,坐下与绍远副手聊天,“这出连续剧可把我给害惨了!剧中那个大恶人不但把杀父罪名嫁祸兄长,还玩弄权贵,把自己卖国求荣的罪名转嫁好友,陷害无辜的人入狱……连我也看得牙痒痒的。”
  那是上个月新推出的新剧。观众不但对剧情热切讨论,评语更是精彩。观众除了在网页留言,也在群组中借题发挥,大发伟论,个个仿佛评论家。
  “我知道,那编剧不按常理出牌,让观众对大恶人逍遥法外咬牙切齿。”绍远副手坐了起来,“但上个星期播了大结局,卖国的军官伏法,做过的错事一件一件地被揭发,一集一个案,拖了一个星期,收视率居高不下呢!”
  这闹得沸沸扬扬的话题,也在海上荡漾……
  “一些年轻人发疯似的,忘我地追剧,我的一个朋友大骂剧中人物,也来个落井下石,在社交媒体和娱乐新闻网放肆地发泄,写讽刺的话……”霆森哥哥这时也加进来了。
  “作恶者理应惩罚,无可厚非,但令人掉进文明的陷阱,忘了风度,变成了偏激的审判官,梅亚无奈地说,“这不是开倒车,回到不讲理的谩骂时代吗?”
  这时,梅亚口袋里的手机“叮叮叮”地作响。梅亚的双肩垮下,“不用看,这必是我手机群组中有人因小话题而掀开骂战。大家你一行,我一句,以文字为武器进行人身攻击,唉,这都拜这部新剧卷起的风啊!”
  “没想到一出剧影响那么大!还在延烧呢!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怪它,是这些年来的风气啦!”绍远副手摇摇头叹气。

别让坏来影响好

 “你们烦死了,吵死了!给我静!”
  聊着聊着,在船艇上空盘旋着的海鸥,还“嘎嘎”地叫着,梅亚狠狠地瞪着海鸥,说道:“你们烦死了,吵死了!给我静!”
  “冷静,冷静!”身后传来一把沉着的声音,“不要被别人的坏,影响了你的好哦!”是哎呀艇长来了。
  梅亚回过神来,她惭愧地摸摸头说:“你瞧,连我也不禁上了情绪的当啦!”她顿了顿又说,“但我们不能坐视不理,让网络语言暴力恶劣地渲染,我想就给彼此提个醒好吗?”
  “好,让我们来分头行事吧!社交网、媒体网、微信、Whatsapp群聊……就从我们的群组做起!”绍远副手对正义的事向来义不容辞,当仁不让。
  “咳咳,”哎呀艇长干咳了几声,说:“还好,我之前已学会了登陆社交网,大伙们,开航吧!”
  嘟……

哎呀艇长有话

发言达人
  上网找“话语权”,有段文字比较容易理解的,摘录如下:
  “话语权就是说话权、发言权,亦即说话和发言的资格和权力。这样的话语权往往同人们争取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话语表达密切相关。例如,对已有事态的解释权、对自我利益要求的申诉权、对违法违规的举报权、对欺骗压迫的抗议权、对政治主张的阐发权、对虚假事件的揭露权、对罪恶事实的控诉权、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权等等,都属于话语权。”
  看来“话语权”不是坏的事,有助社会文明增长;大家有意见也可通过正确的方式或管道表达。
  可一讲到“权”,就不是那么简单——这牵涉到“资格和实力”。
  但是,电子媒体为大家开了一道门,这“传播超越人际交流”的方式,给我们来了个大翻转。
 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,可能没什么可以发言的地方,说了也没人听,或者不屑一听。但在电子媒体却有出奇的现象,无论什么,总之有人会给你回应,甚至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回响——我们成了有“潜在影响实力”的网民,“发言达人”!于是我们有时不顾一切,畅所欲言,欲罢不能。
  不要认为这是平常的东西,也都是有立场有观点的。它没有直接权利,但有杀伤力,一对明星夫妇家有纷争,于是粉丝跳进去,或指责或指教,最后是添乱,弄不好没得回转。
  这也许是一个需要正视的社会文化现象。
分享: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