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» 福音版 » 你的酸、我的软(22.09.2019)

你的酸、我的软(22.09.2019)

文: 刘彩花

图源:网络

主人家把切好的一大盘青芒果摆放在桌子,邀我们一伙先来个“饭前开胃”。朋友们把片片青脆的芒果,沾一沾少许的酸梅粉便往嘴里送,喜乐享受着、聊着,客厅里弥漫着阵阵诱人,酸酸涩涩的芒果香味。虽然酸食不是我的嗜好,但依旧抵不住其极大诱惑,馋涎欲滴,嘴里的唾液不由自主分泌,直往喉底下溜。啊哈!别人嘴里的“酸”与我何干,怎么竟然软了我的牙齿?


骤然想起《旧约圣经》 ⟨以西结书⟩里,提及犹太人一句很有趣的俗语:“父亲吃了酸葡萄,酸倒了儿子的牙齿”。这是因为当年犹太人被惩罚、亡国后被掳到列国,遭难受苦,心中产生的苦毒怨恨。他们怨天尤人、自怨自艾,埋怨所承受的一切惩罚,都是来自上一代的罪愆悖逆,又因不知所以,也就顺理成章地把矛头指向神的“不公与不义”。


中国民间也有一句类似的俗语说:“ 前人栽树, 后人乘凉。” 若是祖先行善,确实多少会造福下一代,因为前人修路后人行,当然这毕竟是一个值得感谢神的点拨恩典。只不过人不能单靠父辈的善举而自是、自豪、甚至于自义,因为骄傲自满乃是灵里败坏的前奏。


反之,若祖上失德,以致城门失火、殃及池鱼、祸延了子孙,又是何解呢?这不就如犹太人的俗语所谓——儿子的牙齿,被父亲嘴里的酸葡萄给酸倒了。无可否认,上一代的疏忽过错也会带来多少的伤害。可是身为下一代的总不能天马行空、坐以待毙,过着罪生梦死的日子。更不可认为这一切都归于宿命论,因为“注定”,便完全无法更改,成为无法断开的一条家族罪恶锁链。


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,我们总不能把全部的责任往别人身上推,显得自己是多么可怜无辜的。实际上,在神的公义、怜悯里,一人做事一人当,没有所谓“株连九族“的可怕。若后人还是以“大狗跳窗,小狗看样”的心态来敷衍推诿责任并持续犯罪不休,一代传一代,那么苦难、惩罚自然而然永远挥之不去了——若后代是已悔改或无辜,神为什么要追讨呢?


总而言之、言而总之,仅有的良策,能使福乐持续或断脱苦难,就是转向掌管生命的主宰。身为神的儿女,必须了解神的赏罚论。神借着奖赏与惩罚来引导祂所疼爱的子民,为的是让我们得益处,遵行生命的律例,蒙恩蒙福。因为《圣经》说:“若顺从神,祂必与我们同在;若寻求祂,就必寻见;我们若离弃祂,祂也必离弃我们。”就等同而语——顺从即是祝福;悖逆即是受罚。


故此,人不能因父辈的糊涂,失去自己该有的理智与选择,若茫然随从,就永远无法阻断罪恶与惩罚了。前车可鉴,就倚靠神活出“出自污泥而不染” 的自己。神有无限丰盛、公义的慈爱,但不会以有罪的为无罪,亦不会以无罪的为有罪 。


⟨耶利米书⟩ 17:10 :“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、实验人肺腑的,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。” 全能神确实谋事有大略,行事有大能。无论是祸、福、赏、罚都有祂公平的裁判,绝无差错。 因此,顺服神,守祂的律例,我们即可离开罪恶,行正直、合理的事,生命必然蒙得保守。那时刻,我们得以完全了解,为何耶和华如此慎重地在 ⟨以西结书18:3⟩所说:“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,你们在以色列中,必不再有用这俗语的因由。”——于是父亲吃了酸葡萄,便不会“儿子的牙酸倒了。”

分享: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