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» 近期文章 » 季刊内文 » 【心灵点滴】看基督教坟场,思流失的后代

【心灵点滴】看基督教坟场,思流失的后代

文:台青

推门而入,左手是一片坟地,右手是整齐的骨灰殿。

但经过一排排坟墓,夺人眼目的不是鲜花,

而是水果、金银纸灰烬、草堆中用于焚烧祭品的生锈铁罐……

1903年9 月9 日, 第一批共363名福州人,由林称美牧师带领,从中国福州乘船南来,抵达实兆远港口,展开艰辛的拓荒工程。一世纪的劬劳付出,深山野岭成了乡镇,再升格为市,为今日曼绒县繁荣景象奠定重要基础。
甘文阁卫理公会宣道堂后边一大片基督教坟场,安葬的就是当年的垦殖先锋。廖克民牧师说,当中有约90%基督徒。他说:“早期开垦之故,教会成了当时社区最大‘华团’,居民有任何需要,立刻先找牧师。此外,凡申请或签名批准等,也必须通过牧师,因此,教会可谓当时政府的代表。但后期南来接续垦荒的,就不一定是基督徒了。”
当时的牧师楼除了是社区行政中心,也是民众办婚礼,甚至毕业典礼之处,教会几乎完全融入社区。因此,不难理解基督教坟场里安葬了少数非基督徒,当时,“教堂”就等于“大家的”。直至二战后,生活环境与行政方法不再一样,渐渐地,上述情况再不复见。
今天走到坟场入口,明显可见大门外告示牌写着:
“各位先生/女生:除了基督教的仪式,在此基督教墓园内不允许任何其它宗教祭拜烧香等仪式,这是对我们先人的尊重。谢谢!”
推门而入,左手是一片坟地,右手是整齐的骨灰殿。但经过一排排坟墓,夺人眼目的不是鲜花,而是水果、金银纸灰烬、草堆中用于焚烧祭品的生锈铁罐。除此,少数坟墓饰以莲花、神像、麒麟等。
“信仰传不过三代”是许多基督教家庭的挑战。先辈恪守信仰,但难保下一代仍遵行神的道路。一如《圣经》许多例子,上一代敬畏神,但后面几代渐渐失守。廖牧师说,许多后代对基督教逐渐冷淡,所以会以其它宗教仪式祭拜先人。过去的家庭都生养众多,孩子中难免有背弃信仰的。
因此,坟场外挂上告示,除了提醒前来吊唁者,也使教会警醒——经常为此祷告,并致力传承信仰,培育敬虔后代。廖牧师推动文化宣教不遗余力,拉近教会与社区的关系;但他也说,努力向外扩展之际,别忘了巩固及栽培教会里的信徒,如此教会才能健康发展。
回到上一页
分享: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